南通农商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详细页面

回归本源 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2017年4月7日,银监会印发《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回归本源、突出主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的银行新增资产中有79.5%是新增贷款,比去年同期高出35.2个百分点,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效果在贷款的增量和占比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此外,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所提升。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贷款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434亿元和624亿元,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涉农贷款和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5.4%、44.2%、10.8%和16.4%。

  点评:

  宗良(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根本,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更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的经济竞争力,必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金融业必须植根于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既是金融业的使命,也是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业要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更是将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三项任务之首。

  2017年4月,为进一步指导银行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工作,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此举既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促进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力地增强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

  近年来,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资金“脱实向虚”的状况,实体经济的一些合理融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突出表现为:科创企业、小微企业、“三农”不同程度地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秉承回归本源、突出主业的原则,2017年,银行业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增贷款的比例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加大了对国家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导向,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投向相关产业的贷款,促进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助推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决策部署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实体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实业兴则金融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业生存的根本,要将实体经济和金融业看作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银行业要将自身发展放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继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进一步通过创新来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支持实体经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平稳发展。(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