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商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详细页面

大型银行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布局 商业银行创新推进普惠金融

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2017年5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提升服务能力。会议明确,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

  5月26日,银监会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对该项工作的相关内容从组织架构、经营机制、监督管理、配套政策及分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已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起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业内机构估算,此举带来流动性增加的总体幅度在2000多亿元到8000多亿元之间,将更好带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近年来,商业银行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如增设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自助银行等机构网点;推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为小微企业、“三农”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切实帮助其突破“抵押难”的瓶颈;探索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有效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率。此外,商业银行还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从技术上实现普惠金融的新突破。

  点评:

  周月秋(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近年来“普惠金融”这个词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但究竟什么是普惠金融,很多人可能也只是顾名思义。部分机构也更多将之作为一个“噱头”,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对于实现普惠金融并没有真正的兴趣。而且,目前还存在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从事违规欺诈活动的现象,说明市场参与者对普惠金融的理解还不够清晰、定位还不甚明了。

  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构建能够有效和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实质是通过政策引导并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和便捷的途径获取金融服务;目标是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的包容性金融体系,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发展普惠金融,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普惠金融体系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反思和改进。传统金融服务越来越倾向城市化、大户化和高端化,忽视了那些拥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而普惠金融就是要弥补传统金融体系的空白。其次,普惠金融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看,它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创造就业、改善落后地区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最后,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金融服务领域的歧视和不公,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

  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既是国家金融政策的外在要求,也是自身经营转型的内在需要。以小微企业为例,具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经营活跃、成长迅猛等特点,但其金融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不高,因此,该项业务具有很大潜力。商业银行响应国家要求,积极布局小微金融业务,有助于夯实自身的客户基础和发展根基。(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